村网通总站 范湖东村 461753.nync.com 欢迎您!
禹州市是许昌市下辖的县级市,但要是比起祖上,禹州要比许昌更阔。
上古时期,禹州曾经是夏朝都城;秦汉两朝,禹州是颍川郡治所所在,所辖区域很大;汉以后,禹州或设州,或设郡,或设县,沿革复杂。不论如何变化,从属于许昌,大概只是建国后才有的事。
为了不跑题,禹州的光辉家史,就此打住。历史上,禹州“盛产”名人,“钧州人士”在多个朝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本文所讲述的地方,则与西汉早期的风云人物、禹州老乡——晁错有关。
晁错仕官历汉文帝、汉景帝两朝,曾先后担任太常掌故、太子舍人、内史、御史大夫。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,权力极大,在当时,其地位只次于宰相。晁错在政治上建树颇多,参与制定了许多国家大计。而他最著名的政治举措,是削藩。长远来看,削藩无疑是正确的主张,但晁错错在冒进,遂激起了“七国之乱”。七国诸侯以“请诛晁错,以清君侧”为名,举兵作乱。汉景帝将晁错腰斩于东市,以谢诸侯,但七国并没有因此而退兵。
无疑,晁错是个善于谋国,而不善于谋身的大忠臣。他长久地引发后世对他的纪念,以及争论。
在禹州南边,接近襄城县的地方,有个村子,名叫晁喜铺。中国的村庄,大多以村中望族的姓氏命名。这个晁喜铺的“晁”,显然也是个姓氏。但特别的是,这个村子的村民以张姓、何姓为主,全村竟没有一户姓晁的。
其实,这个晁字,便是因晁错而来。传说这个村子就是晁错出生的地方。关于这一点,地方志上有记载,但实物、考古证据,恐怕是找不出来了。不过好在也没有其它地方争这个晁错故里,所以这件事好像也不需要考证。
关于村名的由来,一个较为可信的说法是:晁喜是晁错的哥哥,品行端正,为乡民爱戴。晁错冤死后,人们不敢公开纪念他,便把村子改名晁喜。名为纪念晁喜,实为纪念晁错。“铺”字则是驿站的意思,在地名中较为常见。
只是,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,晁家后人早已不知去向;而村中的居民,恐怕也是洪洞大槐树迁来的,与晁错关系不大。只是这古老的村名,流传了下来。
村里与晁错相关的东西,其实不多。除了村名,就是村子里有一个晁错祠堂。
这个祠堂规模不大,只是三间瓦房,而且深处村中,不是太好找。我是向村民问了路,才找到了这个祠堂。
非常遗憾,祠堂还锁着大门。听村民讲,这里平时确实不开门,但有一位附近的村民拿着钥匙。我离开的时候,遇到了那位村民,不巧的是他的钥匙没带在身上。在村民嘴里,他们不称其为“祠堂”,而称其为“庙”。
房子不算讲究,前墙以灰砖砌成,两山及后墙则以红石砌成。不仔细看,和一般的农家住房差不太多。
门前立着一通石碑,记述了晁错的生平。碑刻得有些粗糙,是2003年立的。
檐下还有几个石碑,年代也不会太久,没有立起来。除此之外,祠堂就没有其它附属物了。祠堂周围杂草丛生,缺少打理。
透过门缝观看,祠堂正中端坐的塑像,是红脸长髯的武将形象。没错,这个祠堂称为关帝庙更合适。关公东侧据说是土地神像,我没看清;西侧则是慈眉善目的文官形象,这便是晁错了。古人不会照相,史书中也没描述过晁错的长相,所以这尊塑像的形象应该是后人猜想的了。
熟悉古建筑的朋友,一定不难看出,这个祠堂的历史其实并不久远。
其实,这座祠堂历史上毁建多次了。霞客镜头里的这个,是2003年建的,与石碑同庚。它最早是土地庙,宋代以后改成了关公庙。只不过,人们总会在关公、土地旁边,塑一尊晁错像,一并供奉。
应该说,这次晁喜铺之行稍感失望。虽说晁喜铺的村名因晁错而起,但村内与晁错相关的东西,其实很少。晁错祠堂显得寒酸寂寥,而且名不符实。
当然,我也没有敢期望太多,中国现存的古迹,建设年代往往不超出明代。而作为历史上二等名人的晁错,既不会有太多的人为他立碑立碣,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刻意保护他的遗迹。所以,没有被后人遗忘,尚有香火祭祀,晁大夫已经强过许多历史名人了。
文末,几句打油,聊寄感慨。欢迎朋友们关注,评论。
【晁错祠】
寻迹古村伫问道,
遥指三间关圣庙。
朱扉常扃香炉寒,
秽径瑟瑟生秋草。
当时一心为国谋,
碧血崩浸朝衣帽。
遂令千古士人心,
逡巡南山徒长啸。